配资家 贵州多名学生被误录取后续:学校在马来西亚,一年4万9,全体复读_考生_厦大_招生

最近,多名贵州考生在网上声讨配资家,自己明明报考了厦门大学, 却被厦大马来西亚分校“误录取”。
对此,厦大的回复很直接:要么退档、要么复读!16名学子只能无奈接受复读。
奇怪的是,很多人都觉得学生活该,错不在学校,这是怎么回事?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误报厦大分校
16名考生被误录取的这所学校,虽然口碑不错,但一年学费就要四万九,还是全英文授课。
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不仅承担不起学费和生活费,就连听课都费劲。
展开剩余90%考生赶紧拨通了贵州省招生院的电话,想弄清楚哪个环节出了岔子。
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听完情况后表示,整个录取过程都是按规定来的,不存在任何差错。
没办法,这些考生只能在网上发帖求助,大家拉了个群交流一番才发现:
原来贵州的志愿填报系统跟其他省不一样。
别的省份都会把"马来西亚分校"这几个字标得明明白白,可贵州的系统里偏偏没有。
而浙江、江苏考生表示,当地系统对海外分校或高收费专业会弹出确认。
但奇怪的是,同样是厦门大学的专业,有的标注了是分校,有的却没标,这才让这十几人坚信自己没有报错专业。
而他们报错学校的原因,居然是因为没有注意专业代码!
厦门大学本部的代码都是"1"开头,分校的是"5"开头。
可是填志愿那会儿,多数考生在填报时更关注院校名称,对代码的关联性关注度较低。
后来有考生打电话问贵州省招生办, 得到的回复是系统每年都在更新,今年可能是更新的时候出了点问题。
可这么重要的信息漏了,让这16名学生怎么办呢?
学生们的选择
其实按照2024年厦门大学在贵州招收理科生,本部最低要601分才能进,而马来西亚校区577分就够了。
小王的高考成绩是626分,这个分数本来能在厦大本部挑个不错的专业。
要是他提前知道自己报的是海外分校,肯定会重新考虑。
学生们觉得如今的这个录取结果,贵州省招生办有一定的责任,因为是他们没有写清楚。
可招生办却坚持认为为整个录取流程没有任何问题,建议考生自己去联系学校办理退档手续。
另一边的厦门大学也表示,录取程序完全合规,不可能对这些考生重新录取。
厦大马院那边却说,需要考试院发函才能处理,可考试院又让学生自己去联系学校......
现在摆在这几人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接受现实去马来西亚读书,要么干脆复读一年。
经过商量后,这16个人下定决心集体复读,这样的结果也让人惋惜。
原本按照他们的分数,能上个不错的985甚至是厦门大学本部,现在却因为这个乌龙需要重读一年。
他们不仅要顶着心理压力复读,甚至还不确定明年的政策是否会改变。
如今这些学生毅然选择复读,可那些真心想去马来西亚分校的学生却遭了殃。
他们按照往年的分数线报考,本来稳稳当当能录取,结果被这群高分考生挤掉了名额。
有的人连留学手续都办好了,现在全泡汤了。
而这十几个人退档后,空出来的名额很可能就浪费了。
经过这么一闹,学校的名声也受到影响,以后招生更难了。
网友的争议
这件事被曝光后,引起不少网友的争议。
一部分人觉得这些考生就是想占便宜,想用低分混进厦门大学。
在他们看来,招生计划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学校代码和专业代码都不一样,自己不仔细看怪谁?
但也有不少人觉得,十八岁的孩子第一次填志愿,哪能想到这些。
特别是那些农村出来的孩子,平时接触的信息本来就少,家里也没人懂这些,全靠自己摸索,出错也情有可原。
再说了,一个两个误报可能是个人原因,十几个人都误报,这是谁的原因?
其实这样的质疑并不是没有道理,很多大学都是有中外合办专业的。
像这种特殊情况,省招考院更应该标注的更清晰。
当然,考生自己也得长点心,虽然系统有缺陷,但院校代码这种基本信息还是要看仔细的。
老师们常说的"以书为准",也不是没有道理。
只是对于那些信息闭塞的农村孩子来说,这个要求可能有点高了。
说到底,高考对很多人来说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既然如此重要,相关的制度就应该更加完善,让每个考生都能公平地获取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能因为一个系统的疏漏,就让孩子们的人生轨迹发生这么大的偏差。
结语
如今,这16名尖子生已经选择复读,如果他们保持心态平稳,明年应当也能考个不错的成绩,但因为“误报”这件事白白浪费一年也着实令人惋惜。
志愿填报不仅是考生的“个人选择”,更是对招生流程设计的考验,希望相关部门能引以为鉴,优化招生系统。对于这16名学生选择复读的事,你怎么看呢?
参考文献:
1.中国日报网:《多位考生因被“厦大马来分校”误录准备复读?考试院:这学校挺好,只是学费有点高》-2025-7-27
2.红网:《609分被厦大马来分校误录取,志愿填报不是“开盲盒”》-2025-7-25
参考文献:
1.中国日报网:《多位考生因被“厦大马来分校”误录准备复读?考试院:这学校挺好,只是学费有点高》-2025-7-27
2.红网:《609分被厦大马来分校误录取,志愿填报不是“开盲盒”》-2025-7-25
发布于:河南省配先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